信息动态

河北团讯2021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1-11-01 发布人:河北共青团 点击次数:21354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共青团团中央、教育部等国家五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部署,着力将“青马工程”打造成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核心阵地,全省高校共青团积极创新培养手段,完善跟踪机制,不断为党培养和输送青年政治骨干。
为切实发挥好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本期《河北团讯》高校共青团工作专刊将我省四所高校“青马工程”经验做法予以印发。请各高校团委认真学习借鉴,并报分管共青团工作的负责同志。



河北医科大学团委:以红色精神领航 造就信仰坚定心怀家国的青年骨干

河北医科大学团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严格落实改革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深化“青马工程”,不断创新优化机制载体,提升培养质量和育人实效,着力造就一批信仰坚定、心怀家国的青年骨干。
一是选好火种,团结青年在党的伟大旗帜下立大志,增强学以报国的志气。河北医科大学团委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遴选,将“青马工程”作为第二课堂精品项目,纳入学校铸魂育人体系。制定了《河北医科大学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谋划了“青马精英计划”,打造了4个“严格”培养链条,不断完善育人机制,提升育人实效。严格1年培养周期、100人培养规模,坚持科学培养;严格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知行合一;严格制定“入党积极分子、综测排名前40%、第二课堂每学年限选积分不少于20分”申报标准,坚持好中选优;严格履行“院系推优、笔试面试、考察公示”程序,实施50%录取比例,10%淘汰比例,坚持优中选精。同时,将“青马工程”与“推优入党”相结合,将“团员‘推优’对象一般应参加并完成青马培训”等条件纳入规定。
二是学好党史,引领青年在伟大建党精神中明大德,增强学以为民的骨气。河北医科大学团委坚持高质量推进,坚持高规格培养,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血脉,有针对性地加强学员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祁刚利、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朱月龙、北京大学教授王久高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举办“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校党委书记与青马学员座谈会,共同感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引导学员在学习研讨、交流碰撞中不断升华思想认识,多维度感悟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并为学员配发了《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共产党宣言》等自学书籍,使青年骨干以学为基、述往思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三是讲好故事,凝聚青年在接续百年奋斗中成大才,增强担当时代大任的底气。河北医科大学团委依托“青马工程”打造“青”字号宣讲团,着重发挥朋辈力量的辐射作用,带动身边同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选拔出7组优秀学员成立首支青马宣讲团队,在校内、河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阜平县南庄旺、不老树村举办了5场“我是青马学员 我是党史讲述人”宣讲会,学员们结合建党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塞罕坝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打造了“感悟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从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荒漠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弘扬抗疫精神,勇担青春使命”等系列宣讲,以青年风采书写时代画卷,以青年视角传递时代强音,宣讲受众覆盖上千余人。 
四是做好传承,带领青年在服务奉献中担大任,在生动实践中谱写崭新篇章。河北医科大学团委依托“青马工程”组成“青”字号社会实践服务团,按照“开小灶、吃粗粮”的要求,引领学员在社会思政大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定期带领学员赴平山西柏坡、邢台岗底村、保定阜平不老台村、不老树村、南庄旺村、易县狼牙山、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隆华董存瑞纪念馆等地开展多项实践调研活动,与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原站长、不老树村村支书、塞罕坝“六女上坝”主人公之一陈彦娴座谈交流,聆听他们讲述青春选择和创业故事。同时,青马学员与医院的专家老师们一起在当地开展大型义诊、急救培训和健康宣教服务,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了基层人民身边,将医者仁心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村民和林场职工的心里,也点亮了青年医者、医学生擎灯前行的理想信念。87位退休的第一代塞罕坝人寄来联合签名的感谢信,学习强国、冀时、冀云、河北新闻网、中国商报网、河北广播电视台、承德电视台都给予了相关报道。
(撰稿人:河北医科大学 王梦瑶  编辑:团省委 张琳婕)



河北农业大学团委:完善青马培训链条 培育砺能笃行青年

河北农业大学团委充分发挥“青马工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火种”的作用,以“培养重点骨干,带动一批学生”为目标,聚焦思想引领,创新课程设置,坚持对学员进行政治修养、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的全方位锻造,培养了一批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
一、挖掘思想引领新路径,弘扬传承“李保国精神”

河北农业大学团委将“李保国精神”“太行山精神”作为“青马工程”重要培训内容,深化精神内涵,结合学科发展,探索时代精神和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新路径,打造思想引领的新阵地。邀请李保国妻子郭素萍、团队重要成员齐国辉、学校林学院党委书记卢振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毕拥国等人,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作李保国老师接班人”为主题,开展系列讲座和事迹分享会,不断筑牢青马学员艰苦奋斗的思想根基。组织青马学员赴现代农业体验中心等地学习,在提升学员社会观察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感受传统农耕魅力,了解现代农业科技,引导青马学员在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中助力乡村振兴。

二、助推红色基因代代传,打造党史学习精品课程

河北农业大学团委将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打造系列专题课程并融入“青马工程”理论培养体系。邀请学校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师为青马学员授课,先后开展以“古田会议与党的建设”“延安整风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发展”“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从一大到十九大”等13讲专题理论讲座。课后开展诗朗诵、情景剧、唱红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展示学习成果,不断提升青马学员的体验感、互动感和参与感,引领学员从党的光辉历史和基本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悟真理光芒、锤炼坚强党性、筑牢理想信念,提升“青马工程”的育人实效性。
三、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培育担当大任新青年
河北农业大学“青马工程”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培养链条,优化课程设置,强化综合培养,促进“青马工程”全面化、科学化、品牌化。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将红色教育融入理论课程,开展“专题讲座”“聚焦实时”“追溯红史”等系列活动,从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发展历程等多个维度夯实青马学员理论基础;以提升综合素质目标,将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学科学习紧密结合,组织“耕耘千年”“感悟自然”“解密基因”“食话食说”等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活动,增强青马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科操作兴趣、专业知识水平,开展“行规范通道,立笔直单车”志愿服务活动,提高青马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以云平台为载体,将党史知识及培训内容纳入线上阶段性测试,帮助青马学员梳理知识脉络,夯实学习基础,在自我沉淀中厚植信念根基。
(供稿人:河北农业大学 刘雪晶 编辑:团省委 张琳婕)



唐山师范学院团委:构建特色新模式  “青马”扬帆正当时

唐山师范学院团委坚持从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为党育人的实效,创新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体制机制,构建了“特色化、多类别、重引领”的培养格局,形成了“科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现已经成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品牌。
一、坚持党带团建,坚持选拔“高标准”
唐山师范学院团委坚持“党管人才”“党管青年”的原则,以“党建带团建”将“青马工程”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高标准选拔、全过程跟踪、团支部管理。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比选择优等程序进行选拔,重点遴选表现突出的团学骨干、新生团支书进入“青马工程”培训范围。坚持“量化考核+一人一档”的原则,实施积分制管理与第二课堂思想成长模块相结合,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为学员打造“加分+减分”成长清单,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连续性,对学员理论学习状况、实践教育参与度、学习成果有效性、结业考核成绩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优秀学员,对综合评定不及格的学员予以淘汰。坚持“党性育人+支部管理”的方式,各班级成立临时团支部,采取集中讨论与分组研学相结合,开展主题团日、学习系列讲话、撰写心得体会,帮助学员在思想碰撞中深化理论学习,在互比互学中查找自身不足。
二、传承大钊精神,打造育人“大课堂”
唐山师范学院团委积极践行“以大钊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将其深刻内涵融入青马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中。开创“理论课程+实践锻炼+VR课堂”的培养模式,开展“革命后代话初心”专题讲座,邀请李大钊之孙李建生讲述李大钊先烈的革命故事,引领青马学员感知感悟共产党创始人的精神伟力;组织“重走大钊路”主题实践活动,带领青马学员沿着先烈奋斗过的足迹追根溯源、探索学习,厚植“强国有我任在肩”的家国情怀;打造“红色青马”VR主题课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思政课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借助VR眼镜、AR台等多种交互系统让青马学员们“亲临”李大钊故居,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深刻领悟大钊精神的意义和精髓,获得沉浸式和开放性的学习体验。让学员们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中深刻领会到“大钊精神”的深邃要义。
三、深化政治塑造,确保成长“全方位”
唐山师范学院团委以培养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的青年政治人才为目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的“青马工程”必修课,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推动青马“提质增效”。邀请具有丰厚理论知识的省内外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培养学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担当。邀请了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董明,唐山年度人物、唐山印政抗日博物馆馆长李印政,党的隐蔽战线刘光典烈士之子刘玉平等人进行授课。打造品牌化青马课堂,拓展“党建带团建”的生动载体。
(供稿人:唐山师范学院 王倞 编辑:团省委 张琳婕)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团委: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再出发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自2008年启动“青马工程”以来,以锻造有忠诚政治品格、浓厚家国情怀、扎实理论功底、突出能力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骨干为目标,通过构建系统思维、强化问题导向、创新理念机制、完善内容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优势,强化“青马工程”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累计培养校级学员3300余人,系(院)级学员近万人。
一是开展“唱、演、展”仪式教育,提高“青马工程”感知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团委依托学校团校开展“青马工程”,每期举办“青马班”开班仪式、结业典礼,成立临时团支部,下设团小组,民主选举团支部委员、团小组组长,负责开展组织生活、推进自主学习、宣传学习成果。经过近年实践,团校“青马工程”开展了红歌联唱、微情景剧排演、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实践课程,沉淀形成了特有的“爱的鼓励”、课前展示、团队破冰等固定化环节。团校还为每期青马学员定制《学员成长手册》,在青年学子心中的加深“青马印记”,让“青马工程”品牌亮起来,融入每位学员成长轨迹。
二是强化“选、聘、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多领域“青马工程”导师库。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团委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发动各教师群体的专业优势,集聚优势力量,组建由校内外党团干部、思政教师、红色基地讲师、革命后代、企业专家、优秀校友等组成的“青马班”导师团。校内选聘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组成理论宣讲和实践指导团队;校外与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洪河槽百团大战纪念馆等地开展共建活动,聘任兼职讲师。近年来,原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叶连松、开国将军袁彬之子袁晓刚、“河北青年讲师团杰出讲师”李月波等70余名各领域专家学者走进学校进行专题授课。
三是丰富“讲、读、行”课程体系,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平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团委系统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通过专题讲座、红色教育、主题分享、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综合运用情景模拟、自主研学等多种途径激活课堂氛围,引导青年学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学员以团支部、团小组为单位组织主题团日、读书会、故事分享会,近两年撰写《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读书笔记、阅读总结900余篇,促进学员主动思考、学深悟透。规划“青春接力”“红色联盟”“微光公益”“走进职场”“返家乡”五大实践育人计划,组织全体学员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围绕时政热点、疫情防控、拓展阅读等内容,建立云端课程和学员共享视频,探索网络学习模式。
四是建立“选、推、培”一体化机制,促进学员长效化培养。针对学员选拔,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团委制定《青马学员选拔与考核工作办法》,严格落实学员选拔、日常考核、结业考试工作,实行初级班、高级班“晋级”式培养,严把学员出入口,近两期学员平均毕业率为89.4%。针对学员发展,学校党委出台《推荐优秀大学生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加大对“青马工程”学员的培养力度,推荐优秀青马学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将青马班培训记入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材料中。近两年青马班学员推荐率61.85%,其中优秀学员推荐率达99%。针对学员长效培养,学校团委组织在校青马学员、青马优秀毕业生、团学骨干成立“大学生红色宣讲团”“大学生榜样宣讲团”,让学员成为培养“火种”,进一步提升学员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校团委积极拓展社情调研、实习实践等路径,年均设立13项校级大学生专项课题,将青马培养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党政机关挂职锻炼、国企央企顶岗实习相结合,为学员成长发展创造机会,并建立常态联络机制。
(供稿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刘笑含 编辑:团省委 丁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