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河北共青团改革动态2021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21-12-21 发布人:河北共青团 点击次数:18035
●团省委:“3+3”工作模式有力推动非公企业团建
●团承德市委:“建机制、搞活动、抓典型”探索非公团建新路子
●团邯郸市委:擦亮新时代青年文明号品牌
●团唐山丰南区委:“三步走”构建“两新”组织团建新格局

●团安国市委:探索深化社会领域团建工作



团省委:

“3+3”工作模式有力推动非公企业团建


为扎实推动团中央2021年基层建设“强基工程”重点任务特别是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在河北落地落实,团省委在重点环节探索创新“3+3”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员青年的主动关注、积极联系和有效覆盖,高质高效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
一是“对标”+“获力”,突出指标任务攻坚。在团中央有关处室的大力指导下,团省委坚持目标导向,对标指标任务,有力有序推进非公企业团建有关工作。建立2021年全省“智慧团建”非公企业领域团组织增减情况统计表,制定工作计划目标,组织召开非公团建工作推进会,围绕2021年度工作标准、要求及12条非公企业团建路径等进行专题培训。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将非公企业团建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市县团委年度述职考核中,与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同步督导、同步推进。截至2021年11月8日,全省非公企业新增团组织2968个,完成率达148.40%;全省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33家企业已全部建立团组织。
二是“借势”+“发力”,突出工作整合延伸。借助党组织“发力”。坚持党建带团建,指导各市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团工委,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指导符合建立团组织条件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尽快建立团组织或将其团员编入相应的团组织。借助团的品牌工作载体“发力”。针对近3年来参与“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创建活动的集体或创建集体中的非公企业,开展团建工作培训或集中攻坚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广泛参与“青”字号品牌工作。在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创业奖创建、评选活动中向非公企业倾斜,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推动非公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质增效,并按标准录入智慧团建系统。借助青年工作组织“发力”。指导省非公经济团工委、青年企业家促进会对500强企业、会员企业等进行全面摸排。成立省级直属青年工作委员会,目前已有津西钢铁集团、新奥集团等13家企业相继申请并获批成立,为规范团组织建设和开展团员青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创新”+“助力”,突出灵活方式建团。以“应建必建、以强带弱”的方式,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片”,指导各地市团委以500 强企业为突破口,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过程中,注重汇聚非公企业力量,切实发挥作用,提升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面。加强对各地市团委工作指导,在创业河北微信公众号推广先进经验做法5个,促进相互借鉴提升。团沧州市委以市青企协为抓手,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广泛发动辖区内各级团组织开展“青春领航”“青春建功”“青春创业”“青春固本”四大主体行动,累计建立非公团组织702个,新建非公团组织399个。团石家庄市委通过召开全市非公企业建团推进会,点对点与500强企业所在县(市、区)沟通,主动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教方法,累计建立非公团组织793个,新增非公团组织496个。团保定市委坚持党建带团建、探索重点突破和宣传促团建等模式,对市域范围内非公企业中共青团界别政协委员、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的情况进行摸底,加强督导,每月对各县(市、区)团委进行积分考核,推进工作,累计建立非公团组织718个,新增非公团组织505个。团邢台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制定《非公企业团建手册》简化操作流程,同时发挥大型非公企业影响力,带动小型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累计建立非公团组织335个,新建非公团组织114个。团承德市委按照“健全组织,理顺关系,加强管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推广“党支部+协会+团组织”“团支部+青年中心”等建团模式,探索活跃非公企业团组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累计建立非公团组织295个,新建非公团组织111个。

(供稿人:团省委 王深;编辑:团省委 张鸿燕)


团承德市委:

“建机制、搞活动、抓典型”探索非公团建新路子


团承德市委探索活跃非公企业团组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努力实现全市非公企业团的工作和组织有效覆盖。目前,新建非公团组织111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一是建立机制固团。为推动非公团建工作落到实处,团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对全市非公企业建团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全市非公团建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将各项工作进行量化,任务分解到县(市、区)、时间进度明确到月、责任落实到人,建立了周汇报、月总结、季考核机制。各县级团委定期向团市委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困难。团市委对各基层团组织在推进非公团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和解答,做到了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
二是开展活动兴团。针对新建团组织,团市委将帮带活动贯穿工作全过程,把团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开展团的知识学习、青工安全知识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突击队创建、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做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活跃新建团组织工作氛围,逐步形成了非公企业共青团工作与全市共青团工作“齐步走”的良好格局。
三是选树典型促团。针对未建团的非公企业,团市委在工作中予以关注,“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评优活动均给予适度倾斜,增加所占比重,让更多的非公企业青年职工脱颖而出。去年以来,由各级团组织选树的青年及青年集体典型中,来自非公领域的占20%以上;今年团市委在非公企业中新建市级青年突击队11个,青年文明号15个。

(供稿人:团承德市委 王玥;编辑:团省委 王深)


团邯郸市委:

擦亮新时代青年文明号品牌


团邯郸市委将“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强化思想管理、过程管理、主线管理,擦亮新时代青年文明号品牌,引导全市职业青年岗位建功。今年以来,邯郸6个青年集体荣获第二十届“全国青年文明号”,17个青年集体荣获“2019-2020年度河北省青年文明号”。
一是强化思想管理,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牢牢坚守共青团政治属性,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全过程。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各“青年文明号”积极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系列活动,策划开展了瞻仰革命先烈、缅怀英雄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基地等活动,并深入到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讲述身边感人故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各“青年文明号”开展政策宣讲、参观体验、法律援助、服务提升、爱心帮扶、志愿服务等便民惠民活动340余场次,直接联系服务群众15380人次。在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开展了“我和党旗合个影”“青年文明号向祖国报告”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二是强化过程管理,激发青年创优热情。创新引入企业管理的OKR理念(目标与关键结果法),组织辖区内143个省市“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围绕“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文化一流、效益一流”的目标,结合行业与集体特点,自行确定目标任务,规划主要工作,报组委会办公室审核备案,激发了青年创优热情和争创成效。其中,邯郸市公交公司制定了18条工作标准,将“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落实到乘客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得到了乘客的高度认可;磁县税务局优化电子税务系统,实现96.7%的涉税业务线上办理,并提供双休日不打烊和延时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此外,团邯郸市委组织“青年文明号”进行了20余期的云服务网络直播和小视频录制,专业解答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累计观看70多万人次。
三是强化主线管理,提高服务大局贡献度。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共青团的工作主线,组织“青年文明号”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整合系统资源,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生发展上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文明城市创建中,“青年文明号”集体和创建集体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整治、文明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设置便民服务点、爱心驿站130余个,提供政策咨询、手机充电、饮水、药品、临时休息、物品寄存、文件复印、爱心雨伞、修理工具等多样化服务。疫情防控中,“青年文明号”集体和创建集体开展核酸检测、扫码测温、消毒消杀、疫苗接种排查等工作,并耐心劝导群众做好防护,帮助商超、门店等工作人员完善防控举措。

(供稿人:团邯郸市委 罗政;编辑:团省委 赵辰)


团唐山丰南区委:

“三步走”构建“两新”组织团建新格局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团唐山丰南区委按照团省委、团市委安排部署,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工作导向,探索“摸清底数、分类施策、激发活力”三步走,蹚出“两新”组织团建新路径。
一是以摸清底数为基础,全面掌握“两新”组织团建情况。团丰南区委坚持把“两新”组织团建作为落实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任务的重要抓手,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探讨,把准工作重点、难点以及不同青年群体的关注点。成立由团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小组,重点到“两新”组织相对聚集的经济开发区、胥各庄镇、小集镇、黑沿子镇等地走访,全面摸清底数,与基层党团组织负责人交流团建想法和思路,建立工作联系,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二是以分类施策为核心,稳步扩大对“两新”组织的有效覆盖。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工作路径,力争多角度、全方位覆盖团员青年。坚持党建带团建,建立区“两新”组织团工委,印发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任务目标。指导团属青少年工作专业化机构——丰景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团支部;在全区首家团属社会组织——丰南区青年创业者协会成立团支部。成立丰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支部;加强龙头企业建团,新建纵横集团丰南钢铁团工委以及东方雨虹、华通线缆、海森电子3个直属团支部;综合评估青年聚集程度和行业特点,建立美团外卖团工委,直接联系覆盖辖区外卖员近300余名;针对近年来商务楼宇发展迅速、从业青年聚集的特点,成立楼宇团工委,将通达韩国城打造成青年活动阵地,吸引青年向团组织靠拢。依托区青创协会对会员企业进行详细摸底筛查,推动唐山市施尔得肉制品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建立团组织。目前,全区新建“两新”团组织33家,联系服务团员青年1500余人。
三是以品牌活动为载体,真正激发“两新”团组织新活力。充分把握“两新”团组织和青年特点需求,把团的品牌活动作为团结引领青年的重要载体,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活动,推动“两新”团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组织“两新”团建工作培训会3场次,把工作成果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实施党建带团建“强基创先”工程,扎实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依托区青创协会动员会员企业开展“童心守护行动”公益项目、“红领巾爱心超市”捐建、“青农菁英”培育计划、“银企合作架桥梁 法税护航谋发展”交流研讨等活动10场次,提升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依托丰景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宣传、“阳光护航”、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5场次,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借助商务楼宇等工作力量和工作阵地,联合美团外卖团工委开展夏日送清凉等活动,让青年对团组织有感。

(供稿人:团唐山丰南区委 董双双;编辑:团省委 张鸿燕)


团安国市委:

探索深化社会领域团建工作


团安国市委聚焦共青团在县域强化政治功能、形成社会功能的基本目标,以社会领域团组织建设工作为重点,探索创新社会领域团员发展管理新路径,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扩大有效覆盖。加强社会领域团工委建设,在教育、卫生、市直机关、“两新”组织等青年集聚的领域派驻团工委,延伸团的组织触角,完善团的组织架构。创新各乡镇“共青团+青工委”组织模式,选优配强乡镇团委班子,规范成立各乡镇青年工作委员会,盘活基层团组织力量。着力打造市乡两级“青年中心”阵地,不断整合社会资源,依托实体空间扩大基层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凝聚青年骨干。履行工作职责,规范推进“推优入党”工作,细化推优程序,不断强化优秀团员青年政治吸纳工作,完善党团联合育人机制。今年以来“推优入党”62人,占全市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人数的70%。注重社会领域青年入团,首次打破基层发展团员仅限于青年学生的固化思维,2021下半年发展80名社会领域团员,持续为团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各乡镇青工委广泛凝聚乡镇优秀青年力量,将乡镇学校、卫生院、乡村“好青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村“两委”班子及乡村企业中的优秀青年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
密切团青关系。团市委从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与现实需求出发,找准青年定位,组建创业就业、志愿服务、婚恋交友、中医药研讨等各类青年网络分众社群12个,覆盖青年2960人,力争实现团组织与青年“零距离”联系服务。建立市乡村三级塔群式微信工作群,引领党政机关青年、村居青年、辖区“两新”组织青年和返乡大学生等群体投身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创城创卫、人居环境整治和旅发大会服务,搭建起社会领域团员青年投身家乡建设的平台。
(供稿人:团安国市委  苏贺玲;编辑:团省委 焦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