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河北共青团改革动态2022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2-07-04 发布人:河北共青团 点击次数:25129

●团省委:扎实推进全省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

●团张家口市委:竭诚服务青年婚恋交友

●团沧州市委:推进“青马工程”提质增效

●开滦集团团委: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筑牢团建基层基础


团省委:扎实推进

全省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团省委围绕共青团“三力一度两保障”工作格局,在干部选用、组织建设、团员发展上靶向发力,全力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引领,汇聚改革合力。省级层面,联合省委改革办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将改革试点工作列入省委改革台账管理,自上而下传导工作压力;推动将改革试点纳入2021年度各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考核范围,进一步传导改革信号。召开全省试点推进会、座谈会、交流培训5次,邀请试点党委分管领导参加,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深入试点地区调研指导,与党委领导面对面沟通争取支持。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软硬”指标结合、双月量化评价、挖掘推广典型案例等机制。市级层面,沧州市委办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团保定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建带团建工作 着力提升保定共青团组织力的实施意见》,将团的建设纳入构建党的建设大格局统一部署。县级层面,指导各地积极争取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纳入党建部署考核、党委巡察监督、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领域,联合同级党委政府部门出台配套文件570余份。充分发挥团教协作机制,全部试点均成立教育团工委,积极推动试点县级团委负责人进入同级党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教育督导机构,试点地区594所中学中职全部建立团校,团教协作水平不断提高。落实“推优”入党工作制度,试点地区累计推优入党1472人,经过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的优秀团员比例明显提升。

争取党政支持,壮大组织队伍。建立多渠道选人用人机制县级层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任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发志愿者服务项目、吸纳返乡大学生兼职等途径,挂兼职及其他工作力量普遍增加,从174人增至493人;通过新设、调整、优化县级团属事业单位或青少年工作专业化机构,累计新设30个单位或机构,配备工作力量普遍增加,从28人增至219人。乡镇(街道)层面,全省1929个乡镇(街道)团委完成换届,按照规定配齐配强班子成员;以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全力推动村级团组织集中换届,建设完善41669个村(社区)团组织,其中34074名新任团支部书记为“两委”班子成员。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按照分类分层管理原则,建立任期承诺、实绩考评、选拔任用、结果运用等机制。试点地区全部建立县级团委书记(班子)履职评价机制,挂兼职干部、直属团组织书记考核评价机制,向党组织书面反馈团干部、共青团工作年度考核结果等相关制度。通过向党组织推优、多重激励、岗位目标约束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团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模式

创新组织运行方式,凝聚青年力量。聚焦组织方式多样化,织密组织网络将非公团建工作纳入市县团组织年度考核体系,去年以来全省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5333家2020年底增幅达161.7%。试点地区新增社会领域团组织2560家,较改革前增长32.4%。探索建立“共青团+青工委”团青工作新模式,成立乡镇(街道)青工委343家其他领域青工委96家,持续拓展延伸工作覆盖面。聚焦引领动员网络化、运行扁平化,完善响应机制。基层团组织建立各类青年网络社群4562个,打造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云”上组织覆盖网,实现消息通知“一键直达”、活动招募“一呼百应”,提升了组织动员的穿透力和有效性。聚焦工作项目化、生存社会化,丰富工作载体。各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青年发展、疫情防控等领域设计工作项目,社会化发布、项目化运营。临漳县开展了“筑爱空巢”关爱空巢老人、“青鸟返乡”就业培训、“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心理援助、“书山筑梦·赠书送爱”等系列服务项目,初步形成有阵地依托、有项目支持、有运营力量、有制度规范、有资源保障”的工作格局;石家庄鹿泉区、藁城区创建人才驿站项目,为求职面试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入住服务。去年以来,试点地区社会化筹措资金375.16万元,物资价值915.74万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了37.2%和445.5%。

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团员先进性。坚持严把“入口关”所有试点地区将推优入团、积分入团、评议入团制度纳入团员发展要素,将8学时团课学习、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作为入团必备条件,从源头上保证团员发展质量。破解社会领域团员发展管理难题。任丘市制定《关于开展2021年度28周岁以下离校青年“推优入团”工作的通知》,提出“十步骤、三公示、五必须”原则,严格规范社会领域团员入团标准;安国市针对社会领域团员青年相对分散、流动性比较大的特点,通过分众建群、规范管理、组织动员等措施,组建创业就业、志愿服务、婚恋交友等各类青年分众社群12个,密切社会领域青年关系。加强团员仪式感教育。在开展集中入团仪式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离团仪式,打造团员教育管理完整闭环。团省委在西柏坡举行全省示范性入团仪式;乐亭县通过“团前培养—积分入团—团校教育—推优入党—超龄离团”全流程培养体系,强化身份认同;石家庄市新华区、曲阳县等地集中举办社会领域28岁超龄团员离团仪式,覆盖区域内所有超龄团员。

(供稿人:团省委 陈斌;编辑:团省委 焦明月

 

团张家口市委:竭诚服务青年婚恋交友

 

团张家口市委将服务青年婚恋交友作为落实共青团改革要求的具体举措,从平台搭建、阵地建设、项目服务等方面发力,服务青年婚恋交友刚需,进一步吸引广大青年扎根张垣、奉献张垣。

完善制度机制。制发《“三生石婚恋交友”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市集中开展青年人才婚恋交友服务系列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婚恋交友服务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联合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建立了全市单身青年信息库,入库1628人,为精准服务提供靶向指引。以“三生石婚恋交友”工作品牌为牵引,广泛开展主题服务,全市共打造示范项目16个,从价值引领、平台搭建、有形服务入手,不断加强婚恋教育,丰富活动载体。

创新活动方式。把握节日节点、青年实际需求和兴趣特点,以喜闻乐见、益于交友、品质高雅和引领新风为原则,全面丰富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以文体娱乐、户外体验、志愿公益等为载体,线上利用微信群、直播app等平台,为青年提供实时互联渠道、条件搜索、匹配功能、展示空间等全方位服务。专题与专场相结合。520、七夕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全市举办专题相亲交友活动32场,近1200名青年参与;聚焦青年诉求,重点开展“军地”“大龄青年”等专场活动5场,现场20对青年牵手成功。活动与服务相结合。不定期开设“恋爱课堂”“幸福人生”等婚恋咨询课程,拓展现场答疑和电话咨询,坚持后期跟踪联系,持续帮助青年提高情绪管理、经营感情能力,累计回复、解决问题86个。

凝聚社会合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合力推动青年婚恋交友的工作格局。动员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等领域组成专家团队,发挥智库作用,提出意见建议11条。挖掘婚恋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具有的专业优势和人力优势,与8家运动馆、大型商场、训练基地等建立长期公益合作关系,共同策划举办活动6场。充分依托“青年中心”等阵地,开展公益课堂、小型交友活动,搭建优质高效沟通交流平台,增强青年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供稿人:团张家口市委 杨婷婷、黄涛;编辑:团省委 孟垂轩)

 

团沧州市委:推进“青马工程”提质增效

 

团沧州市委坚持为党育人目标任务,凝工作合力、抓顶层设计、重培训实效,不断完善青年政治骨干培养体系,更好为党培养坚定可靠、堪当重任的青年政治骨干。

争取党政工作支持。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等9家单位印发《关于深化沧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办法》,明确各单位具体负责人推动落实;以市联席办的名义印发《沧州市2022年青年发展“双十工程”实施方案》,将“青马工程”作为“第一项目”列入“双十工程”,提高各成员单位重视程度,确保“青马工程”取得实效。

着力健全工作机制。从县级“青马工程”学员中优中选优,遵循“少而精”原则合理安排,全市各类别各层级班次培训2千余人。召开专题推进会,明确市级9个班次的牵头部室、协办单位、培训内容。健全学员选拔机制,明确“学员为18-35周岁的青年党员或者团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各班次学员填写登记表,并经县级相关部门审核把关。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等单位从“推优入党”“进入选调生、西部计划和健康计划队伍”“进入企业优秀人才队伍”等9个方面制定“青马工程”人才举荐机制,努力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切实提升培训成效。“青年讲师团”为依托,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委网信办等部门组建“青马工程”导师团,吸纳37名专家教授、党政领导、先进青年典型加入,充实师资力量。在《实施办法》要求的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云青马”培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课程安排,为青年企业家、创业者提供企业管理、创新创业等专题课程,为乡村振兴骨干提供农业专业技术课程,切实提高实用价值。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定“线上培训为主、市级班次带头、长期分类培养”的工作计划,推动各级“青马工程”培训顺利开展,目前已培训“青马学员”1059人。

(供稿人:团沧州市委 张斌;编辑:团省委 庞飞)

 

开滦集团团委: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筑牢团建基层基础

 

开滦集团团委以团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引导广大团干部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发扬优良传统,认真履职尽责,用实打实的行动树立起新时代共青团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共青团改革创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畅通青年沟通渠道。集团三级单位以上团干部实行“四公开”,在各单位宣传栏、官网公布联系电话、微信号、QQ号、电子邮箱,邀请团员青年提建议、反映问题。开展“双联系”活动,三级单位以上每名团干部联系1个基层团支部,通过每月一沟通、每月一走访、每季度组织一次活动、每年开展一次评比,进一步密切团青关系。开展“我向青年求良策”调研,团干部采取现场调研、交流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与基层团干部、青年代表进行“零距离”沟通,及时掌握基层团组织和青年需求,推动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延展深化。每月做好青年思想动态反馈,列明青年思想整体情况、存在的个性问题和具体措施,向基层青年公布并呈报同级党委领导,累计编发80期。

引领青年奋发向上。制作“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献青春”等H5作品,点击量达上万次,引领青年爱党爱国爱企。开展“爱岗爱企爱家”团干部与团员青年在线讨论、主题征文活动,增强青年责任意识。围绕促进青年职业发展开辟“学先进、促发展”专栏,为优秀青年典型录制微视频进行展播;组织“最美青工微访谈”活动,举办“学雷锋、行善举、做榜样”最美青工专场道德讲堂;联合党委组织部、工会开展“名师传精艺、匠心育高徒”活动,开设“名师大讲堂”20余场次,征集“名师微课堂”40个,引领青年岗位建功。联合工会开展“全员创新 班组创新 协同创新”行动,动员青年完成三类创新成果770余项,评出“青年创新之星”30位;建立400余名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群提供交流平台,组织团干部100余项技术、管理项目进行对接,为创新青年跟踪服务,引领青年创新创效创优。

“清澈和纯粹”涵养新时代团干部精气神。扎实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工作,组织团干部每年公开廉洁从业承诺,制定团干部作风建设公开承诺书。建立“我请青年来考核”机制,根据开滦集团共青团组织重点工作内容,制定了涵盖青年教育引导、创新创效、素质提升、安全生产、团的自身建设、日常基础工作6个方面、22项具体内容考评标准,坚持每年组织一次青年评议,请团员青年对本单位团干部工作作风、团组织工作效果进行评议,对开滦集团团委各项工作、活动予以评价。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团干部展示评比活动,邀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基层优秀团员青年代表进行打分评判。

(供稿人:开滦集团团委 杨军;编辑:团省委 焦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