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河北共青团改革动态2022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22-07-26 发布人:河北共青团 点击次数:33992

●团省委:打好全面从严治团“组合拳” 全面树立新时代河北共青团严实形象

●团廊坊市委:扎实推进互联网行业团组织建设

●团邯郸市委:创新推动少工委专委会建设 让少先队改革落地落实

●团景县县委: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助推基层治理

●团兴隆县委:多渠道拓宽团干部选用机制


团省委:打好全面从严治团“组合拳” 

全面树立新时代河北共青团严实形象


团省委自觉对标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团,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对党忠诚、心系青年、勇于担当、作风过硬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

以抓政治建设从严为根本。坚持强化理论武装。持续组织开展“领学带学促学活动”,今年以来组织集中学习96场次,1100人次参加;各党支部以支部党员大会、主题党日、“微党课”以及晨读、晚自习等形式,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完善“学习强国”晾晒督促学习制度,团省委干部人均积分成绩稳居省直第一。推动青年干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完善团省委机关常青藤学习小组工作方案,建立机关党委委员包联机制,促进机关青年干部“能说会写善思巧辩”。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严格规范《党支部工作手册》填写,每季度检查填写情况,纠正记录不详细、内容不齐全等问题19项。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新任挂职干部、党务工作人员专项培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专项工作。组织机关各部室(单位)围绕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团学领域风险隐患、查摆表彰对象违法犯罪情况等重点领域,开展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着力避免涉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领域发生重大风险。

以抓团组织建设从严为基础。持续扩大组织覆盖。推动行业系统团建,新建驻冀央企团工委和省消防救援总队团委;联合省委网信办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互联网行业团工委。推动两新领域团组织建设,明确具体任务目标,对各地市进行动态提示。今年以来,新建社会领域团组织5000余个,非公企业团组织3379个。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入驻“青年中心”云平台155家,累计开展活动1949场,入驻青年社会组织698家。强化团的领导机关建设。在推动全省各市县100%成立专委会和县域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印发《2022年“一专一站两联”建设工作清单》,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提升团代表和专委会委员履职能力。

以抓团干部队伍管理从严为关键。强化教育培训。统筹深化“青马工程”,科学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召开省级“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和国有企业青年骨干班。截至目前,全省培养各领域学员37422名。完善台账管理机制,每月底汇总各地各高校开展情况,建立全省青马学员库;开通“冀e青春”青少年服务云平台“青马工程”专题模块,实现线上报名、跟踪培养。开展全省基层团干部培训班2期,100余名河北、新疆巴州基层团干部参训;做好团中央干部调训选派工作。强化配备协管。每月底对团干部配备情况统计更新并进行通报,向保定、唐山、廊坊、邢台、衡水等5市市委组织部发函争取工作支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审核把关,完成市级团委领导班子19批次25人的任免协管。

(供稿人:团省委 王绍博、王慧杰;编辑:团省委 焦明月)

 

团廊坊市委:扎实推进互联网行业团组织建设


团廊坊市委不断提升互联网企业团建工作的实效性,广泛凝聚共建网络强国的青年力量,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今年6月,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互联网行业团组织建设全覆盖。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联合市委网信办、市互联网行业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成立县级互联网行业团工委的通知》,明确以市县两级互联网行业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为基础,打造“党建引领+团建赋能”工作模式。积极创新探索,成立市互联网行业工作委员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市级重点互联网企业建立团组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吸收全市23家互联网企业的36名优秀团员青年加入团干部队伍,加强队伍建设。

坚持促进行业发展和服务青年需求相结合。以互联网企业日常业务和团建工作连接点为切入,推动互联网行业基层团组织工作。在“推优入党”方面,加强对青年员工的综合测评,将团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等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对政治过硬、表现突出的优秀团员择优推荐,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在服务青年方面,针对互联网行业流动性大、从业人员分散且思想活跃等特点,及时了解青年动态、回应青年诉求,在企业中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业培训、交友联谊、读书分享、网络公益等活动,不断增强青年归属感。

坚持建强工作队伍和发挥正向作用相结合。在各级互联网行业团组织中选拔招募优秀青年,组建起一支1000余人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展网络文明、网络公益、网络宣传等活动50余次。面临今年严峻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团工委第一时间组织行业团员青年参与疫情防控,提供大数据、物联网、云存储、视频会议等信息化技术支持;组建融媒体宣传矩阵,传播权威信息和科学防疫知识,宣传各类青年典型事迹;建立志愿者服务群,引导行业团员青年向社区报到;号召互联网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启公益捐款,累计捐赠100余万元物资。

(供稿人:团廊坊市委 陈娜;编辑:团省委 孙映月)

 

团邯郸市委:创新推动少工委专委会建设

让少先队改革落地落实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意见》要求,团邯郸市委、市少工委探索成立市级少工委专门工作委员会,选齐配强工作力量、健全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委员履职尽责,推动邯郸少先队工作改革创新、跨越发展。

聚焦创新工作机制。自中央、省级《意见》出台以来,团邯郸市委积极作为、快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邯郸市少先队专门工作委员会,打破职级限制,选拔27名基层少先队辅导员担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覆盖全市20个县(市、区)。制定《邯郸市少工委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明确专委会工作职责及组织原则,探索建立会议、学习、调研、建议、述职和考核六大工作制度,推进专委会运转制度化、规范化。

聚焦建强工作队伍。训”字上下功夫,以各级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和“红领巾巡讲团”为依托,坚持“以训代练、以赛代训”,通过举办“青马工程”骨干培训、专题集中学习和技能大赛,全面提升专委会委员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学”字上下功夫,开展“1+1+1”轮值拉练,即举办一次仪式观摩、展示一次亮点活动、参与一场沙龙研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履职水平,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委员履职情况评价,适时调整人员,保持昂扬激情。“深”字上下功夫,以“驻校蹲点”调研为突破口,每月一总结、半年一汇报、年终一述职,深入研究了解少先队工作,让每位委员都成为少先队辅导员中的骨干。

聚焦推动工作落实。强化督导评估,对各县级少工委考核评估时广泛听取专委会意见,真实掌握基层少先队工作情况。专委会委员与“红领巾巡讲团”成员联合建立县级少先队辅导员“智囊团”,每月组织开展“辅导员沙龙”,定期开展辅导员工作研讨。开展“1+3”帮扶计划,由一名专委会委员指导3名少先队工作薄弱学校的辅导员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水平。实施专委会委员“领航计划”,开展少先队工作示范观摩12场次、制作“少先队标志标识规范使用”宣讲视频12个、牵头排查375所中小学校落实情况,研究制定社区少工委建设、红领巾奖章评选和推优入团等案例范本,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创新开展“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红领巾寻访身边的青年榜样”“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等主题实践活动,收到各级少先队组织活动宣传稿件300余篇。

(供稿人:团邯郸市 乔巍;编辑:团省委 林小斐)

 

团景县县委:

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助推基层治理

 

近年来,团景县县委聚焦县域团属青年社会组织扩面提质,重点依托儒乡青年志愿者协会,逐步在县城8个社区成立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实现了社区全覆盖。目前,社区志愿服务队共吸引凝聚青年志愿者2400余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2万小时,开展的“寸草心爱老敬老”“关爱环卫工人”“安全宣传进校园”“端午送安康”等活动多次被新华社、学习强国报道。景县儒乡青年志愿者协会获评河北省先进志愿服务组织。

着力把青年组织动员起来。依托团员青年向社区报到、“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壮大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在此基础上,实行“1+2+X”组织运行模式,“1”即由团县委牵头,2”即由社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具体组织实施,“X”即积极联系心灵氧吧志愿服务队、润德书法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及辖区内舞蹈、演讲、篮球、游泳等培训机构,引领青年自觉加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其中,西苑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日常志愿服务力量包括个体工商户青年、青年教师、培训机构员工、企业青年、快递代驾等200余人,寒暑假期间青年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队人数达400余人。

着力把资源整合利用起来。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之家等各类社区平台,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青年发展问题。依托社区日间照料、慢性病调理室和老年京剧社、舞蹈社,丰富拓展每月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年中心”、图书室、健康小屋等阵地,开展读书沙龙、联谊交友、健身运动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目前,利用社区现有各类工作平台、阵地累计开展活动160余场。

着力把品牌打造宣传起来。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入参与社区治理,在疫情防控、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文明城、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一批冀青之星、省优秀志愿者、衡水市最美青年志愿者、景县杰出青年等先进典型。在疫情防控中,面对县城部分老旧小区物业不健全、管理松散情况,千余名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在信息排查、小区值守、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等工作中冲锋在前。此外,擦亮寸草心爱老敬老”、圆梦微心愿、暖冬行动、七彩假期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8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文明城、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等工作中担当奉献。下一步,社区将从志愿者中招募青年网格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大局贡献度。

(供稿人:团景县县 刘震;编辑:团省委 张鸿燕)

 

团兴隆县委:多渠道拓宽团干部选用机制

 

团兴隆县委针对基层团干部力量薄弱、来源渠道不宽、选用机制不活等问题,坚持建、选、推“三管齐下”,创新团干部选用机制,把各领域优秀青年、把真正对青年工作有热情有想法有本事的人吸引到团的骨干队伍中来,进一步充实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力量。

敞开渠道“建”。推动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关于开展兴隆县“英才计划”的实施办法》,从各乡镇、各部门和国企单位中选拔200余名35周岁以下的专业骨干、技术人员、高层次学历人才进入“英才计划”人才库,为进一步选拔团的领导干部建立了智慧库。

严谨规范“选”。开展专职团干部公开选拔,以“怎样做好新时代基层团委工作”为题举办交流活动,择优选拔1名基层干部进入团县委机关工作,同步配齐配强专职团干部。开展挂职团干部选拔推荐,联合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选拔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到团县委挂职锻炼的通知》,从乡镇年轻干部、教师、社会组织骨干、优秀青年典型中推荐,通过组织推荐、综合考察、谈心谈话等方式选拔2名优秀青年干部挂职锻炼;联合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对挂职兼职团干部的管理办法》,规定选配团干部的工作职责,明确对选配团干部的服务保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实事求是“推”。打造“团干部+青年志愿者”工作队伍,3名健康计划志愿者充实到乡镇团的工作骨干队伍。为返乡大学生提供30个社会实践性岗位,深入社区担任青年干事开展青年工作。推动全县21个乡镇(街道)全部实现优秀年轻班子成员任团委书记,297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一村一青年委员”和优秀年轻“两委”成员任团支部书记,15名党支部书记兼任团支部书记。完善“共青团+青工委”组织工作体系,在县直部门、乡镇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49个,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担任乡镇青工委主任,广泛吸纳40周岁以下青年3万余人。

(供稿人:团兴隆县委 李洋毅;编辑:团省委 焦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