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省委:四级联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
●团石家庄市委:凝心聚力 让青春在疫情防控中闪光
●团唐山市委:当好“三个员”筑牢疫情防控网
●团保定市委:凝聚青春力量共抗疫情
●团邢台市委:邢襄青年志愿者防疫一线显担当
●团邯郸市委:组织团员青年有序有力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
●河北师范大学团委:筑起抗击疫情的“青春长城”
团省委:
四级联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团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志愿者招募、培训、保障等重点工作,全面、系统、科学组织引导全省广大青年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冲锋在前,在战“疫”一线书写青春答卷。
强化队伍建设。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的工作提示》,密切沟通联动,发动各地市青年志愿者组织遵照所在地区党委政府疫情防控整体部署,有序筹建多类型青年志愿服务队,目前全省已建立2万余支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队伍,配合开展核酸检测、关卡执勤、物资配送、治安维护、特殊人群服务等志愿服务。
加强培训指导。印发《关于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原则、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省市县乡四级青年志愿者组织对社会公布咨询热线和联系方式,就近就便接受志愿者咨询和指导开展工作。依托应急电话和微信工作群,启动河北省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联络机制,组织有疫情的市级团委每3天报送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与困难问题,确保双向反馈。各地青年志愿者组织全面有序开展防疫志愿服务专业培训和后勤保障工作,面向志愿者开展通用培训、岗位培训和常态化演练三项培训,严格落实“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原则,确保志愿者安全服务、服务专业。
做好后方保障。开展“为奉献者奉献”——关心关爱防疫一线人员子女行动,按照高校与地市“对接服务”机制,一所或几所高校对接帮扶一个地市,高校和地市团委按照科学合理结对方式进行科学编组,组建专业志愿者团队,为在防疫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市场保供人员、公共服务人员、物资配送人员、志愿者等群体子女提供课业辅导、安全教育、兴趣培养等关爱服务,结合“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开展老人居家照料服务,有效传递青年志愿服务的温暖与担当。
(供稿人:团省委 王彦平;编辑:团省委 焦明月)
团石家庄市委:
凝心聚力 让青春在疫情防控中闪光
团石家庄市委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力量。
积极发动,凝聚青春力量。团市委以“本地化、社区化、组织化、安全第一”为原则,按照当地党委和政府要求,将青年志愿者分配到社区参与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物资分发、出入管控、防疫消杀、通知宣传等志愿服务。在广泛招募的同时,将前期建立的防疫储备志愿者迅速转化为青年志愿者力量。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已建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直属队伍,并完成在“志愿汇”组织架构中的建立、录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组织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478场,参与青年志愿者20542人次。
完善预案,提供安全保障。结合实际制定《疫情防控应急志愿工作预案》,组织青年志愿者线上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包括核酸咽试子检测、核酸检测扫码登记、自防自护等。动员青年志愿者到所在社区报到,由专业人员现场为青年志愿者详细讲解七步洗手法、穿脱隔离衣、处理医疗废弃物等规范流程与方法,并组织现场操作演练。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及时推送疫情防护知识,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
创新思路,织密服务网络。各县(市、区)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组织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经过专业培训后,在各社区(村)主动协助医护扫码登记,为群众采集咽拭子;物资配送志愿服务队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送生活用品、扔垃圾等,保障群众正常生活;测温值守志愿服务队在各社区(村)防控点,逐一查验健康码,做好疫情排查,督促群众登记信息;隔离点志愿服务队为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发放饭菜、收集垃圾、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等,切实为医护人员减轻负担。
(供稿人:团石家庄市委 张梓鹏;编辑:团省委 孙映月)
团唐山市委:
当好“三个员”筑牢疫情防控网
团唐山市委精心组织、主动出击,切实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扎实部署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齐心协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当好战斗员。团市委第一时间动员30多名居家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有效充实社区力量。团古冶区委迅速招募防疫志愿者152人,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疫情期间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提供采购、缴费、维修、就医等服务。团迁西县委成立220人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分配到各小区常态化配合核酸检测工作。团路南区委成立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下设10支青年志愿服务队,累计招募青年志愿者368名,覆盖全区10个镇街、134个村(社区)组织。
当好宣传员。依托“唐山青年”“唐山红领巾”微信公众号等团属新媒体及时准确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组织动员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积极转发,强化正面引导。为缓解广大青少年及家长网课、居家的心理压力,各级团组织纷纷发出倡议,依托12355开展解压疏导工作,团丰润区委推出青少年心理疏导服务特别直播节目《“青”心战疫,暖心护航,守护“心灵绿码”》,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多角度科普心理知识,帮助居家人员和一线防疫人员做好心理调试;团遵化市委以返乡大学生为对象,开展 “暖心”行动心理健康公益课堂,维护大学生们心理健康。
当好服务员。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立足点,切实提高青年志愿服务水平。团市委组织开展线上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邀请专业教师就志愿服务礼仪、人际沟通技巧、疫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进行专业讲授,2842人次参与培训。路南、迁西、古冶等多个县(市、区)团委线上为志愿者们讲解疫情防控要点、核酸检测正确操作流程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范等内容,全面提升青年服务队的防疫能力水平。
(供稿人:团唐山市委 杨鑫雨;编辑:团省委 焦明月)
团保定市委:凝聚青春力量共抗疫情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团保定市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对机关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动员全市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团市委全体机关干部第一时间进入备战状态,成立闭环、备勤、一线3个工作单元,留足机关日常工作必要人员,做好机关后备力量储备,助力社区一线防疫。除闭环、备勤人员外,包括“专兼挂”干部在内的40余名机关干部全部在社区报道,驻守核酸检测一线维持检测秩序、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等。
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生力军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团市委迅速启用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协助市委组织部面向全市58家市直单位征集800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支援一线参与核酸采样、录入信息等工作。服务期间,全部志愿者均进行了工作培训,并全程闭环管理,为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流调、采集核酸准备、运送物资补充了一只过硬、可靠的生力军。团市委、市纪委组成联合督导组时刻关注青年志愿者的到岗服务情况、服务单位对志愿者的保障情况以及志愿者健康情况,以精准管理服务精准防控,为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的末端落实增援有生力量。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市委第一时间启动12355心理干预机制,心理咨询专家24小时轮班值守,为来电求助青少年提供心理帮扶,确保100%热线接通率。作为保定学院包联单位,团市委第一时间和学校对接了解需求,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提供病毒消杀等志愿服务,并加强帮助指导。各级团组织时刻关注青年思想动态,配合党委政府扩散权威信息解读、民生重点信息,开展网络辟谣斗争,适时发布心理疏导建议和卫生消杀倡议书、小知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信心、科学防疫。
(供稿人:团保定市委 侯宇浩;编辑:团省委 蔡智杰)
团邢台市委:
邢襄青年志愿者防疫一线显担当
团邢台市委持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主动融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助力联防联控。团市委第一时间印发通知,组织各县(市、区)团委主动向所在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报到,在服从属地统一管理和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深入一线协助开展政策宣传、卡口管理、人员摸排、物资配送等工作。截至目前,2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服务时长达15万小时。团临城县委动员300余名志愿者深入8个乡镇5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团柏乡县委组建28支青年志愿服务队每天两次定时上岗,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打通物资配送“最后一米”。
多方筹措资源。建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定期报告制度,跟进指导全市疫情防控志愿队伍和疫情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整合青联、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开展“青聚团力、倾心同行”全民戴口罩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向15家社会组织及高校捐赠1万余只口罩及相关防护物资,覆盖3000余名市民,切实提高居民健康防护意识。团襄都区委积极动员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企业家为青志协、辖区办事处捐赠4000个防疫口罩、10箱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有效充实基层防疫物资。团信都区委召集心理咨询师组建“心灵驿站”,为居民和志愿者提供全天候在线无偿心理咨询服务,重点对工作人员、志愿者、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情绪疏导,有效缓解社会情绪压力。
立足岗位一线建功。动员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在各县(市、区)成立消杀小组,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安排,就近参加消杀活动,累计对学校、农村、宾馆、机关单位等169个重点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杀,服务时长达1272小时。组织市助学公益协会500余名志愿者,以就近原则积极协助参与信都区达活泉街道、团结街道黄河社区等,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团邯郸市委:组织团员青年有序有力
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
团邯郸市委立足防疫大局,动员全市各级基层团干、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用青春行动守护城市。
专业规范管理。全市各级团组织已累计储备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2123支,青年志愿者18245名,分赴各地开展防疫志愿服务。采用线上+线下培训模式,线上开设《疫情防控志愿者的自我保护》《志愿服务中的突发事件应对模拟演练》等课程,帮助志愿者们充实防疫知识。线下组织各县(市、区)团委开展志愿者安全防护专题培训,精准聚焦穿脱防护服、核酸信息采集等风险环节进行针对性实操性培训,努力在志愿服务实践中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批”的传导效果。
精准开展服务。全面推行社区“志愿者银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各团县(市、区)委主动对接社区“志愿者银行”,持续招募、储备青年志愿服务力量,指导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市青年志愿者坚守抗疫一线,就近参与社区核酸检测、人员排查、防疫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达5.2万小时,切实做好居民生命健康的“守卫者”。其中,团魏县县委与魏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小区卡口值班人员和高速路口公安干警医务工作者送去安心午餐;团邯山区委与邯山区萤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青年志愿者深入光明街道、农林路街道等社区开展全面义务消杀活动,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
加强心理疏导。每周五常态化开展“青·守护 12355心灵树洞”心理疏导直播课,围绕“疫情下,焦虑情绪的识别与自我调整”“疫情居家如何有效沟通”等主题,有效帮助居民舒缓压力,已开展直播43期。联合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制定心理防护方案及危机干预计划,重点对接涉疫相关社区提供一对一深度心理辅导,及时有效调节广大青少年、防疫一线人员等重点群体焦虑心理,用心做好居民心理健康的“呵护者”。
河北师范大学团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号召全体青年志愿者积极行动,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让团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
强化宣传引导。在学校主页和“河北师大青年”官方微信平台发布“致全校共青团员的倡议书”和“致全校共青团员的一封信”,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做好自身防护、落实防控要求、投身志愿服务,引导团员青年以“疫”为镜,战胜弱点,正身成长。策划并发布“师生暖心互动,传递师大温度”“听听他们的抗疫心语”“致敬守护校园的你们”等多篇抗击疫情主题推文,深入挖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正能量内容,广泛宣传抗疫过程中的青年典型,充分展示全体团员青年冲锋在战疫一线的青春风采。
凝聚奋进力量。自11月21日起,满足医学观察时间的学生陆续解除隔离。为维护校园环境,全力筑牢防疫堡垒,全体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委号召,600余名青年志愿者先后投身战疫一线,在北门迎新、楼内辅助服务、核酸检测扫码等岗位当起了“先锋队”和“排头兵”,共同守卫美丽校园。迎新志愿者负责登记出入学校的车辆的信息、测量出入学生体温、提醒学生规范佩戴口罩,志愿者服务队每天24小时轮换值班。楼宇内志愿者负责进行楼宇消杀、协调物资配送、安抚学生情绪、收集解决同学们的问题等。核酸志愿者负责秩序维护、信息录入等内容。广大青年志愿者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诠释师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