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省委:抓好星级评定 激发辅导员队伍活力
●团张家口市委:抓实六项工作 赋能干部干事创业
●团新乐市委:创新“爱心暑托班”新模式
●团任丘市委:打造“百村千户万场”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团承德市双桥区委:探索实施“一二三四”积分入团模式
团省委:抓好星级评定 激发辅导员队伍活力
团省委聚焦加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联合省教育厅、省少工委印发了《河北省少先队辅导员星级称号评定办法》,创新少先队辅导员评价和激励机制,发挥等级称号引领作用,破解激励难题,激发辅导员职业荣誉感,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辅导员队伍。
聚焦“评什么”,优化参评条件。突出政治素质,围绕工作理念、业务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结合辅导员成长阶段,分星级制定差异化细则,确保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其中,一星和二星标准按照新手型辅导员、三星和四星标准按照理论型辅导员、五星标准按照研究型辅导员、终身荣誉辅导员标准按照专家型辅导员制定。
聚焦“如何评”,设置评定程序。一方面,各级少工委按照星级评定固定周期,依托“冀e青春”青少年服务云平台开展知识测试、辅导员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等评定工作,其中四星、五星、终身荣誉辅导员由省少工委、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等省直单位及京津冀少先队专家联合评审,确保评定程序的公正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每届评选时对往届已获得相应星级的辅导员进行重新认定,以本届评选周期内的工作情况为准进行重新定级,克服“一劳永逸”思想,保持“护星”压力。
聚焦“怎么用”,制定培养机制。开展星级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将五星辅导员吸收至红领巾巡讲团队伍,组织终身荣誉辅导员、五星辅导员围绕政治理论、工作技能、少先队知识等研究、开发、制作培训课程,线上定期发布,打造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并将星级等级作为辅导员素质能力评价的重要标准,引导其努力成长为更高层次的星级辅导员。
(供稿人:团省委 郝小姣;编辑:团省委 段磊)
团张家口市委:
抓实六项工作 赋能干部干事创业
团张家口市委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化“找差距、找问题、找短板”,抓实“第一议题”制度落实、改革创新、工作落实、解决青年诉求、机关党建、绩效考核等六项工作,着力打造让党放心、青年满意的模范机关。
抓实“第一议题”制度落实。聚焦“学不深、悟不透”问题,制定“第一议题”学习清单,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作为书记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织“三会一课”及其他党内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抓实改革创新。聚焦“工作品牌不突出”问题,灵活抓点促面,对标对表先进地市,全面深入查找差距,制定具体化、清单化、时限化实施措施,实现工作突破向前。今年确定改革创新事项6项,其中在全省“争一流”事项3项、“当冠军”事项3项,完成情况纳入内部绩效考核管理。
抓实工作落实。聚焦“工作推进不及时、成效不明显”问题,确定争先进位、压实责任、清单管理、闭环管理、掌控时限、进展督办、同频共振、严抓纪律等8项举措,定期要账销账,推动工作落实到位。今年以来,1名干部因工作推进不力受到批评教育。
抓实解决青年诉求。聚焦“联系服务青年内容覆盖不全面”问题,发挥团市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建立来信、来访、来电台账,严肃办理团纪申诉、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青少年思想反映、团员青年提出的工作建议和问题等方面诉求,真正把青年发展中的“问题清单”变成成长成才的“幸福账单”。今年以来,征求青年意见建议6条,解决青少年心理诉求56个。
抓实机关党建。聚焦“机关党建工作特色亮点不突出”问题,坚持“大党建”工作思路,从严抓实机关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工作,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今年以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2次、专题组织生活会2次,专题布置“争一流、当冠军”工作和党风廉政工作,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双提升。
抓实内部绩效考核。聚焦“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斗争精神不强”问题,充分发挥机关内部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绩效考核内容、计分标准、考核程序、结果运用等,设置基础分和加减分,按照部室和个人分级、分类、分季度组织实施,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供稿人:团张家口市委 黄涛;编辑:团省委 陈阳)
团新乐市委:创新“爱心暑托班”新模式
团新乐市委聚焦青年所需,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长寿街道办事处等部门深化“爱心暑托班”项目,坚持“托”、“管”、“育”相结合,缓解双职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青年之家、儿童关爱之家、红领巾课堂等平台,探索运用社会化方式构建“爱心暑托班”项目,通过开展思想引导、兴趣培养等活动,助力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针对少年儿童需求多样化现实情况,采用“集中式课程化+分布式活动类+嵌入式行业性”相结合模式,以爱党爱国、科普知识、法治安全、文化体育等为切入点,通过“学业辅导+兴趣课程+拓展活动”做好托管工作。同步推出“点餐式”送课服务,孩子们依需“点单”,暑托班认真“配菜”,让课程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充分满足少年儿童发展需求。
破解规范化运作难题。一是健强管理制度。一方面,配强队伍。打造“1+1+N”管理队伍,即1名社区负责人+1名班主任+N名“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由街道办牵头安全维护、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志愿者主抓日常管理,同时引入校外辅导员、星火志愿者、青少年社团等工作力量。另一方面,完善规章制度。涵盖签到请假、出勤率达标等要求,制度化保障暑托班高效高质运转。二是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等课程,积极协调教育、民政、文明办、消防、公检法等部门与暑托班结对共建,不断完善服务供给模式。三是完善后勤保障。始终将“安全第一、规范有序”放在首位,开班前做好师资配备、课程规划、场地布置、应急预案等筹备工作,开班期间坚持每日安全自查、定期收集反馈、按时梳理复盘,确保办班环境舒适安全。
(供稿人:团新乐市委 王耀;编辑:团省委 鲍京)
团任丘市委:
打造“百村千户万场”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团任丘市委深化“青”字号品牌育人功能,打造“百村千户万场”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引领广大青年志愿者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创新工作规划,培树青年志愿服务品牌。一是注重系统谋划。研究制定《关于打造“百村千户万场”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的实施方案》,细化3项目标任务、9个服务品牌,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团任丘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推动工作开展。三是优化项目设计。以团的“三力一度”作用显著、青少年需求突出的村(社区)为重点,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102支,吸纳年轻党员、返乡青年等骨干志愿者1306人,包联服务100户困难群众家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0场。
精细落实举措,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一是强化统筹部署。坚持党建带团建,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百村千户万场”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启动仪式暨部署会议,高标准传达任务要求。二是实施扁平化管理。列出选定服务村(社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定制服务清单”,对应清单制定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形成台账周汇报和走访结对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抓实服务成效。三是完善保障激励体系。开展市级文明城市创建、“小橘灯”专项培训2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通用培训和岗位专业培训累计72场,志愿者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建立志愿服务成效鉴定考核机制,并将志愿服务与评先选优、“志愿汇”平台“益”币兑换相结合,以正向激励提振志愿者积极性。
延伸服务渠道,多样化搭建青年建功平台。一是主题活动引领志愿风尚。紧密结合“3·5”学雷锋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等节点,开展义务植树、捡拾垃圾、交通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二是品牌项目牵引多元活动。以“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等品牌项目为抓手,组织青年志愿者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结对帮扶困难家庭26户。三是常态服务扎实有序开展。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结合中心大局工作开展共筑反诈防线、非遗宣传、防火安全等常态化志愿服务47场,在日常活动中助力提升品牌美誉度、影响力。
(供稿人:团任丘市委 郭叶航;编辑:团省委 王彦平)
团承德市双桥区委:
探索实施“一二三四”积分入团模式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以来,团承德市双桥区委探索实施“一二三四”积分入团模式,即“一份申请、双重积分、三次公示、四次审查”,构建全链条中学团员发展工作体系,从源头上保证团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团员先进性、荣誉感和归属感。
一份申请,加强团前教育。联合双桥区教体局出台《在全区中学建立班主任兼任班级团支部指导员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班主任兼任班级团支部指导员,实时掌握班级学生团员思想动态,指导严肃认真填写入团申请书。同时,全区6所中学实现中学团校100%全覆盖,规范开展团前教育。
双重积分,严格发展标准。聚焦成为“入团积极分子”、“团员发展对象”两个关键环节,制定出台《双桥区学校领域青年积分入团实施细则(试行)》,建立“双积双评”积分入团机制,第一阶段积分与评议从提交入团申请书到成为入团积极分子,考核重点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社会实践权重;第二阶段积分与评议从成为入团积极分子到成为团的发展对象,主要涉及基础团务知识、20课时的团课学习、20小时的志愿服务等必修积分。
三次公示,规范入团程序。发展团员严格“十步走”审核,对入团积极分子、入团发展对象以及新发展团员名单分别进行三次公示,确保入团程序公开透明。同时,中小学校先后召开积分发展团员工作专题培训10余场次,向学生家长开通咨询电话,进行政策解读。
四次审查,确保团员质量。制定《双桥区学校领域发展团员工作实施细则》、《关于做好“一证一书一档一网”团员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严控发展团员指标、严管团员发展程序、严把团员发展管理、严审团员发展档案”四个方面,通过“实地调研、交叉互查、网上抽查”等方式进行严格审查,实现入团全流程把关,从源头上解决发展团员手续不全、低龄入团、档案缺失、突击发展等问题。
(供稿人:团承德市双桥区委 刘梦溪;编辑:团省委 乔明皓)